刚刚过去的暑假中,“city walk”(又名:城市漫步)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这种以徒步探索城市的休闲方式成为了当下一些年轻人的旅游新选择,它更强调慢节奏、沉浸式的旅行体验。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city walk”这种旅行方式?它与普通旅游有什么不同的体验与心态?人们在这种旅行方式中又有什么独特的收获?
City walk——走进城市细微的时刻
这个夏天,21岁的萧雅琪在上海、成都和武汉都进行过city walk。
由于对展览和演出的喜爱,萧雅琪时常去往国内不同的城市旅行。在当地出行时,她会先在地图上查询目的地距离和可能途经的街道。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她都会选择city walk,“对于我来说,在步行的过程中既可以对整座城市的布局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又可以走进城市中人们更小单位的生活。”萧雅琪说:“了解一座城市就像了解一个人或读一本书,如果要更好地读懂对方,需要的不只是浮于表面的东西,更多是要走进生活,走进那些细微的、藏在巷子中不容易被发现的时刻。”
她还记得在武汉city walk时,从青岛路附近的居民区穿过,看见路边三五成群的人们聚在桌前有说有笑,她感受到了很强烈的生活气息与生活中随性的感觉,而这有时也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一种“随性”。
在武汉走近居民细微的生活
萧雅琪觉得city walk这种方式,有时还会与互联网上的一些热点相连接,“传统的旅行方式一般会去一些当地有名的景点打卡。而通过city walk,人们可能更多地会去关注城市中的某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比如上海的‘咖啡文化’。人们会选择独立咖啡店比较多的几个街道,在前往一家心仪的咖啡店的路上漫步。”
“永远都会在路上”,这是萧雅琪认为city walk最大的魅力。“街边偶然经过的小猫小狗,落叶或柳絮唤醒的回忆,更贴近真实的生活,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城市之间更醒目的连接。于是放慢脚步,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在城市中穿梭,用城市的碎片填满自己,再拥抱真实的人间与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city walk的意义吧。”萧雅琪说。
City walk——感受时光在脚下流淌
小陈是云南人,在天津读书,今年已是她到天津的第三个年头。“我在小红书上偶然刷到关于天津泰安道上欧式建筑的帖子,便决定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和朋友一起去city walk。”
在天津看见别样的欧式建筑
“天津这座城市很大,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和朋友出来一起city walk,去领略与家乡截然不同的人文和自然风景。”到达泰安道附近,她们便关闭了导航,沿着道路,漫无目的地行走,随手拍几张建筑、雕像,或者是个人照。渴了或是饿了便随意在街边找一家,进去坐坐,和朋友们分享近段时间的经历。
“路过泰安道的某一条街时,我们刚好看到三四对新人在附近拍婚纱照,很有意思。于是,我们便在那儿坐了一个多小时,看摄影师如何指挥新人们拍照。当时和朋友们具体聊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很愉快,内容是由景触发,很有可能是关于感情方面的吧。”小陈说回忆起来时,仍感美好。
小陈认为,“city walk”和传统的旅行相比,更加具有随机性。传统的旅游会更有目的性,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攻略,今天需要做什么,明天又将要去哪里,都是已经计划好的。而“city walk”的产生就是突发奇想,突然想到便立即出发,可能是约上三五好友,也可能自己独自前去。
“在沿途中,没有特别的目的,但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譬如一朵小花、一个雕像、一家店铺等,甚至可能还会产生惊讶,原来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有这些惊喜,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小陈说,city walk就像是一个放大镜,给人们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探索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现不一样的美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City walk——重新发现家乡的风景
阿琳(化名)是云南保山人,一次突发奇想的city walk经历,让家乡的夕阳永远留在了心里。去年的一天,阿琳和妹妹听说家附近的一个超市在进行酸奶促销活动,于是两人决定一起去看看。买完酸奶以后,距离晚餐还有一段时间,就决定以超市为起点,在附近走一走。
那天,在夕阳下,她们四处漫步,看到了那样的景象:夕阳末端是火红的,镶嵌在云层里,为灰云所笼罩的天空增一抹亮色,为道路涂上了金黄色。
遇见家乡保山最美的夕阳
“前几年一直在外地上学,学校和家乡的往返甚是匆忙,好像我已经很久没这么悠闲地去探索家乡的景色了。明明是一样的落日,差不多的街景,但这一幕却让我熟悉又很感动,那一瞬间好像有一股暖流从身上经过。”阿琳说。
一次随心所欲的city walk,却将平日里自己忽略的角落以一种新的景象重新呈现在眼中,让阿琳感觉既熟悉温馨又陌生震撼。她认为,“city walk”这种旅行形式就像是多米诺骨牌,某一个想法的刺激,就变成开始推动第一张“骨牌”的“动力”,从而引发一连串奇妙而有趣的旅行。
在阿琳心中,“city walk”是一种随机的惊喜,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时的说走就走,出发时也许没有明确目的地,但在旅途却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与风景。“在家乡经常路过的道路,或者是不为人注意的小旮旯,我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些地方瞬间的美,由那种会心一击所产生的震撼,便是平凡而普通的日常给予我们生活的‘惊喜’。”
阿琳把那天遇见的夕阳拍了下来,“无论接下来我身在何方,只要带上照片,就好像是把家乡带在身上,而我会带着我心中最美的夕阳前往远方,追逐自己的梦想。”
City walk——与未知的美好不期而遇
“city walk”是个新词儿,但它却是冯阿姨一直以来的旅行方式。
冯阿姨退休之后热衷于旅行、运动。福州,原本并不在冯阿姨的旅行计划之内,但由于她要前往厦门参加马拉松比赛,于是打算借此机会也到周围城市走走。没想到,来到福州之后,city walk让她对这座原本并不期待的城市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福州福道是中国首条钢结构空中步道,环线总长19公里,它将福州的五个公园串联起来,也将城市与森林串联起来。对于没有做旅行攻略的冯阿姨来说,这条福道便是欣赏这座城市最好的city walk路线。“行走福道之上,满眼皆绿,处处是景,环山看城,城在山中。”
“在行走当中,会有很多惊喜,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不期而遇,因为是用自己的脚、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的,与跟团或者打卡式旅游的浮光流云相比,也许旅行的记忆更加深刻。”冯阿姨说。
city walk带来的惊喜,让冯阿姨在福州三坊七巷偶遇了冰心故居,走近时仍能感到名家的风采;又遇了小黄楼的一场雨,她在游记中写道:“避雨转为听雨,伏在楼栏上听雨,此情此景天赐我也!之后下楼转角处,又发现几处小景,立刻自拍几张,留下此时此刻的心境,然后心满意足而去,游向下一个小巷……”走出三坊七巷,沿着河一直走,她又偶遇了福州市博物馆,对这座城市渐渐产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更全面的满足。
在福州小黄楼遇到一场最美的雨
“最近我才知道,原来这种城市中的徒步叫‘city walk’。实在有趣啦,我这个孃孃还比年轻人要时髦一些。这种年轻人的新旅行方式,对我来说倒是老生常谈啦。”冯阿姨说,在小黄楼偶遇的那场雨将令她永生难忘。“这一切都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但都出其不意的美好。我想这就是city walk的魅力。”
City walk——在“慢”中融入当地的生活
“我喜欢抱着相机在陌生的城市里漫步,像旁观者似的观察当地人的生活。”这个暑假,19岁的睿逸(化名)在游玩弥勒的过程中特意选择了步行。她的步行路线涵盖了弥勒市博物馆、云上乡愁书院、玉皇阁等弥勒市特色文化景点,“在这次city walk过程中,我好像以慢下来的方式初步触摸了弥勒。”睿逸说。
除了在弥勒市博物馆看弥勒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在云上乡愁书院阅读有关弥勒的书籍,睿逸也通过city walk了解这座城里的人。
一天的步行里,睿逸拿着自己的相机记录着这座城,也与不少的行人有了有趣的交集。在湖泉生态园里,一个小朋友一直在她周围打转并盯着她的相机,十分可爱,睿逸立马上前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在玉皇阁里,两个身穿汉服的女孩引起了睿逸的注意。古建筑配上古装,很有氛围感,睿逸主动为她们拍摄了一组写真。
在弥勒为两位女孩拍的汉服写真
“city walk是一种很直观去了解一个城市的方式。尤其是当地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的时候,你能感受到自己和那个城市的距离一下子就缩近了,有了一种内心的交流。”
与传统的旅游相比,睿逸觉得city walk的节奏和行为更加的轻松和私人。“传统的旅行更偏向于打卡式,好像每天的行程都满满当当的。而city walk你可以选择自己的路线,不用着急今天一定要去哪里,在‘慢’中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
一次次的city walk也让睿逸萌生出了下一步去village walk的想法,“我想去所有能去的地方,看遍一切。除了去贴近一座城市也去感受一下自然,回到人最原本的生活方式。”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费丹艺 杨茜 实习生 刘诗婕 张钰珏 文 受访者供图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吕世成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